五五世纪 - 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1-31 16:05

五五世纪

雪具装备国产化 的风口已来临 ?******

  欣苒第一次接触滑雪是在2015年,“那是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第一个雪季,和朋友到北京南山滑雪场开启了滑雪‘初体验’。我们在羽绒服上贴了暖宝宝,雪鞋和雪板也 是租 的 。”这个雪季 ,欣苒在崇礼万龙滑雪场完成了“开板”仪式 ,此时她已装备齐全 ,雪服亮眼。欣苒表示 ,自己大部分装备都是国产品牌 。滑雪装备主要覆盖了滑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头盔 、雪镜、手套等,全套下来价格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我第一套滑雪服 是国外品牌,仅衣服和裤子就花费近万元 。现在国内专门做滑雪装备的品牌逐渐多了起来 ,雪服的价格自然 是亲民又划算 ,每个雪季前都会去磁器口挑选新雪季 的‘皮肤’。”

  进口滑雪装备五千元起,国产品牌配齐只需两千元

  1月10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来到北京磁器口“雪具大厅”,三层楼高的建筑中,雪具店几乎充斥着每个角落。虽 是工作日 ,但前来采购的滑雪爱好者同样络绎不绝。在二层的冷山雪具店中,李宁滑雪服占据着店铺货架的显眼位置。“这几款雪服到货量不多,刚上架就卖出去好几套,现在码已经不全了 。”店员介绍道 。

  一对情侣从多款滑雪手套中挑选了一副国货,他们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舒适度挺不错,还带护腕 ,这款一百块左右,而国外品牌则要贵三四倍 。”正在选购护具 的李女士则表示 ,现在越来越多 的雪友倾向选择国产品牌配件 ,“性价比高太多了。”在冷山雪具店不远 的雪上飞雪具店,将三款国产单板摆在店铺 的橱窗内,每款单价在1000元左右。据店主介绍 ,之前店铺以零售欧美品牌为主,受到冬奥冰雪热 的影响,公司也开始生产自己品牌的单板 ,瞄准滑雪入门级爱好者 。“配齐一套进口的单板、固定器和单板鞋大约5000元起,而一套国产品牌配齐只需2000多元 。”

  虽然在滑雪服、滑雪配件方面,国产品牌崭露头角,但在硬核装备 的选择上 ,伯顿(Burton) 、Capita等国际品牌则更受欢迎 。一位资深滑雪爱好者认为 ,目前国产滑雪装备更多以性价比占领一定市场 ,但 是像雪板、头盔等装备,欧美品牌在设计 、安全性及知名度等方面可能会更有优势 ,“不过对于大多数初级玩家来说,其实也体验不出太大差别 。”

  全球超90%滑雪装备需求,由中国供应链支撑

  然而,支撑起整个国际装备市场的却 是中国供应链。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贴牌代工支撑了全球超过90% 的滑雪装备需求。以伯顿雪板为例,这个创始于1977年 的美国品牌在滑雪界知名度颇高 ,目前天猫上一块雪板售价在3000至6000元不等。该品牌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到2018年 ,其大部分雪板都 是中国制造 的 ,只有部分高端产品线由奥地利生产。伯顿在中国的代工厂也逐渐增多,据官网资料显示 ,该品牌的雪鞋生产工厂设在湖南郴州 ,部分雪板工厂位于江苏昆山 ,而连接雪鞋与雪板的固定器工厂则设在广东深圳。另有媒体报道,山东嘉祥是全国最大 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 ,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年销售额15亿元 ,拥有上千种手套产品 的生产加工能力及60余项专利产品。中国市场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来自这里 ,其出口量也占行业出口总量 的76.38%。

  当曾经 的小众冰雪运动开始转变成为大众消费后 ,雪具装备国产化的风口也逐渐来临。据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 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去年12月里 ,滑雪装备 的销量同比上涨了13倍 ,南恩 、Nobaday等国产新锐品牌 ,集体进入“十大Z时代喜爱冰雪品牌榜单”。资本市场也同样向着这条赛道靠拢。2020年4月,高瓴资本与伯顿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成立的奥雪文化,以自媒体起家推出“零夏”和“Nobaday”两大滑雪品牌后 ,于2021年先后完成了两笔融资 ;2021年2月4日,滑雪垂直领域互联网服务商去滑雪(GOSKI)宣布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 的A+轮融资 ,去滑雪的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把关注点放在原创滑雪装备上。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滑雪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 的滑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为32.2亿元,到2020年这一规模已拓展至1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不过,未来中国滑雪品牌能否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仍需品牌的努力及市场 的检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富有远见 的跨国企业都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在中国

  编者按:走进在华跨国企业 ,听外企老总谈“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释“经济全球化之道”。

  中新网10月19日电 题: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 :富有远见 的跨国企业都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

  中新财经 吴家驹

  “默克董事会对于中国的投资毫不动摇 ,默克在中国深耕近百年,不搞短期 ,信仰长期主义 。”近日 ,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如 是说 。

  安高博指出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完善 、本土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秉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真正富有远见的跨国企业都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不断完善业务布局 。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财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您如何看待近十年中国经济 的发展 ?哪些方面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

  安高博: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 ,见证了中国迈向高科技国家 的转型之路。

  中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 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 ,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 ,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十年 的非凡变革、开放及创新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

  今天 的中国,已不再满足于成为“世界工厂”,过去十年中国正在以一种堪称奇迹的“中国速度”大力推动创新 ,显著增强科技实力 ,积极拥抱数字化、人工智能或生物医药等未来趋势,向高科技国家的目标稳步迈进。目前,中国 的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智能、区块链 、量子通信、智能驾驶、生物制药等新技术开发应用走在全球前列,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常态 。

  同时 ,默克有幸能够深度参与并贡献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并与中国市场共同创新 、共同成长 ,既 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 ,也是中国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的见证者 。

  中国 是默克全球 的重要战略市场和增长引擎 。自1933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公司以来 ,近百年来默克扎根中国,坚定本土化策略,迄今已发展壮大成为在全国拥有20多个实体、4500多名员工的在华跨国公司。默克的三大业务板块——医药健康 、生命科学和电子科技,目前也都已全面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投资布局。纵观默克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过去十年我们 的总投资达到了约55亿元人民币 。

  中新财经:近些年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力度。默克对于现在中国市场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

  安高博 :在中国 的这二十多年 ,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 ,见证了中国经济 的腾飞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 的全面升级 ,同时也感受到了不断改善 的营商环境,包括高效的政府办公效率、外商投资法 的进一步深化落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升等等 。中国对于我本人和默克而言 ,都有着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我们根植中国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有着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服务企业为根本 的思维,汇集人才 、金融和产业为一体的商业氛围 。特别值得赞赏 的 是现在 的一站式服务,这加快了外企项目 的落地 ,减少了复杂的申请环节 。我们广东创新中心 的成立就受益于“中国速度”,从第一次和广东政府的会见到项目开业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同样我们已经落成 的M Lab™上海协作中心和电子科技中国中心 ,都获益良多 。

  其次,中国已经发展了完整 的产业链基础,特别是在高新科技领域 。默克把电子科技业务和生命科学全国运营总部设立于上海就 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今天上海已发展为我们跟中国客户交流的枢纽,默克诸多业务的研发 、生产和客户合作中心均在上海落户。

  最后也是最重要 的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创新中心 的发源地。默克携手中国合作伙伴不断推动新技术和新应用 ,也为默克在中国和全球 的发展壮大源源不断输送着优秀 的人才 。2019年 ,我们在上海设立了在华首个创新中心,并宣布设立1亿元人民币种子基金,助力中国初创企业 。

  默克的战略与中国的“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方面高度吻合 ,默克从事的主要业务也符合中国 的战略新兴产业范畴,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完善 的产业链接触以及创新引擎作用将使我们能更好地深耕中国市场,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中国乃至全球相关产业 的发展。

  中新财经 :您认为中国市场对于跨国公司有哪些吸引力 ?

  安高博: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 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立意,强调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 、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这对我们而言 ,无疑 是十分令人振奋的,也为外企后续在华发展获得更多利好 的细节政策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指引。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完善、本土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秉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真正富有远见 的跨国企业都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不断完善业务布局 。而从更广阔视野来看,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充满潜力 的巨大市场,更 是影响全球发展态势、构成企业全球战略成效 的重要因素。

  中新财经:作为一家在医药健康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企业,默克如何看待中国医药健康领域 的发展前景?

  安高博:我们坚信,中国作为医药大国,无论接轨全球 ,还 是本土创新 ,未来中国医药健康行业仍将呈现蓬勃发展 的态势 。在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 ,中国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提升医药健康的服务质量、可及性及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基于开放 、创新的环境,同时借助加速审批等一系列政策“东风” ,中国医药创新生态逐步完善和优化,且充满活力,这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福祉。但在此过程中 ,创新疗法 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 是中国医药创新面临 的一大挑战。

  默克一直与中国紧密合作 ,加快将关键药物本地化生产 ,并持续研发新药以满足本地病患需求 ,且投资建立研究和创新中心 ,持续整合默克及产业链的先进科技和制造等专长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携手本地合作伙伴 ,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触手可及、更高效便捷 的医药健康服务 。

  中新财经:今年5月,默克宣布了在生命科学和电子科技领域的两项重大投资。默克为什么选择在中国投资这两个领域?如何看待这两个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安高博:中国“十四五”规划发布时,我们便注意到默克 的三大业务领域与中国当前的阶段性发展重点高度契合,并与中国 的创新驱动发展策战略方向一致 。默克积极支持中国生物技术和电子科技行业的发展,为中国的医院和患者提供先进 的药品 ,并为积极创建“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绿色中国”奉献我们 的力量 。

  在电子科技领域 ,从笔记本电脑到智能手机 ,从液晶电视到各类可穿戴智能设备 ,中国如今不仅是全球最大 的消费电子生产国,更 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新冠疫情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数字化浪潮 ,以及中国加大数字技术设施建设 ,我们将迎来数据爆发式增长和电子产业进一步快速融合发展 ,中国市场正处于潮头浪尖 。

  我们相信,默克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大投资 ,布局未来新一代电子科技发展将 是明智之举 。我们也希望以此积极参与并融入中国未来的数字经济和创新生态,尤其是通过材料创新来助力5G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物联网等一批新兴数字科技的发展及应用 。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制药市场,在政策支撑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疫情挑战等带来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仍将是黄金赛道之一。通过与科学界深入合作,解决生命科学中棘手的问题 是默克生命科学的目标。

  近些年来 ,默克生命科学不断扩大全球战略布局 ,加强自身在华及亚太地区 的供应链建设 ,并积极与本土合作伙伴及行业专家紧密合作,以切实推动科学研究,提高药物研发和生物制药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力求为获取准确可靠 的诊断和检测结果提供安全的保障。

  中新财经 :目前 ,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是否会对默克在中国 的业务产生影响 ?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

  安高博:2022年 ,全球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新冠疫情复燃等因素使得中国及企业均面临巨大 的压力 。

  但现在中国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们相信,尽管短期内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是中国 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为外资企业在中国 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

  同时 ,在复杂环境下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积极信息 。例如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 ,德国政府近期也释放出积极友好 的信号,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是全球化“让很多的繁荣成为可能” ,德国与欧盟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这令包括默克在内 的许多跨国企业感到获得了支持 。同时,中国经济所展现的韧性以及中长期稳中向好 的趋势,也令许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愿意在此深耕。

  无论是国家还 是企业 ,在发展的长河中总会面对不稳定和变化的浪潮 ,我们需要保持长远的目光,坚定 的信心 ,致力于长期发展 。而默克作为一家拥有354年历史的全球性企业 ,长期 的信赖建立于不变的承诺与行动 ,默克董事会对于中国的投资毫不动摇,默克在中国深耕近百年,不搞短期 ,信仰长期主义

  默克会继续基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以领先科技为基点 ,以数字化 、健康 、绿色可持续为导向 ,在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和电子科技三大领域持续深耕,持续扩大投资孵化范围和本土化创新力度 ,不断拓展在华业务版图和潜在领域 ,与本地创新企业、政府机构进行通力合作。

  我们满怀好奇地展望未来,这是科学和技术 的未来 ,也正 是能够在中国得以深度塑造的未来。(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