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1-10-19

东西问丨莫毅明 :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借助国际交流飞速提升 ?******

  中新社香港1月30日电 题: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师夷长技飞速提升 ?

  ——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1980年,莫毅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遇到了首批来自中国 的留学生 ,他们一边汲取新知识用于推进自己 的学术研究,一边将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介绍回国 。莫毅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推动国家数学发展 的动力和梦想。

  不久前 ,莫毅明获得2022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他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回溯自己的数学梦,也梳理中国数学如何从改革开放前的落后状态,师夷长技 ,奋起直追 ,取得丰硕成果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可否谈谈您 是如何踏上“数学之旅”?这一过程中 , 是否有对您影响深远 的人?

  莫毅明:我父亲对数学感兴趣 ,我很小 的时候就希望做一些对中国有贡献、对中华文化以及文明有贡献 的事情 。我小时候资源很少 ,都是从图书馆借书回来看 ,或者看高我一级 的姐姐 的课本 。那时候数学刚经历改革,从旧数学过渡到新数学 ,我恰好 是在这个关口 ,我姐姐那一年还是念旧数学,我就开始念新数学 ,她 的旧数学教材我就拿来念, 是比较以解题为中心的,比如平面几何 ,我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着迷。我既学了非常有内容 、比较古典的数学 ,也受到新数学几何集合论与数理学逻辑 的影响。

  我中学 的那位老师水准应该 是教大学的 ,他编写 的教材用新数学的语言把旧数学 的内容放进去,还把一些新数学里 的基础数学内涵较早地讲给我们听 ,比如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我离开香港 的时候数学根底已经比较扎实了,范围比较宽 ,也比较深,所以到大学 的时候马上就可以学习研究院的课程研究了 。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作为一个数学家,为何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也如此重要?

  莫毅明:在很多大学 ,学数学可以拿文学硕士 ,也可以拿理学硕士 。其实,做数学需要有很多灵感和创造力 。因此 ,有人把数学看成 是在文科和理科的中间。

  很多数学家都有别 的能力,比如同时也是音乐家 、画家等 ,而我就对文学很感兴趣。一个人如果对世界了解得比较宽,自然灵感来源就多了一些 。

  中新社记者 :您如何理解数学之美 ?跟别 的学科相比,它更吸引您 的地方在哪里 ?

  莫毅明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月之繁 ,无处不用到数学。”这是华罗庚 的名言。数学 的美 是一种比较抽象 的美,是可以用很简单 的方法叙述一个真理,特殊的例子可以一个一个情况去解决 ,看通以后可以几句话就把很多的努力总结起来 。它 的美就在于简洁,而且要贯通。

  在数学 的世界里面 ,要解的问题总比能解答 的人要多 。所以 ,只要有人类 ,数学这个学科就会存在。这个追求过程无穷无尽,这也是吸引我 的一个方面 。

银河星空 。吴德军 摄

  中新社记者:从宏观角度来看,您认为数学研究需要怎样的环境 ?香港和国家整体 的数学水准,跟世界最高水准相比如何 ?

  莫毅明 :数学要发展,要有很多有动力和梦想的人。1980年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那段时间遇到第一批中国留学生,他们非常有动力地去学新 的东西,一方面是自己做研究,另一方面是把这些新的内容介绍回国 ,我也一早就参与了这个行动。当我在斯坦福大学写完博士论文后 ,第一个学术项目就是到中国科学院做了一个月 的演讲 ,从学生 的角度把一些比较新的东西介绍给他们,也是在那个场合 ,我开始认识一些后来 的合作伙伴。

  今天跟1980年比较 ,中国在数学领域 的进步是非常明显 的,可以说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在某些数学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准 ,人才也是辈出。我对中国数学 的发展充满信心 。

  要让中国的数学水准提升得更快,研究 的环境 、交流 的环境是重要 的 ,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环境 ,比如数学研究所举办研讨会或者数学会议 ,我们应该寻找更多机会跟国际上各方面优秀 的人才分享彼此 的研究灵感 、成果,在互相交流 的过程中或许可以找到新路径 ,我个人也得益于有这种机会。

2022年7月,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在南京举行,莫毅明通过视频发言 。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 :您在香港和海外都拥有读书、执教 的经验 ,您认为中西方在数学研究和相关人才培育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莫毅明:可以从大学学习中看出一些区别,中国可能比较重视每个领域 的基础课程,这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 。国外的考核方式灵活一点 ,我也吸收了这些经验并尝试在香港大学 的教学设计中实践出来。举个例子,研究生水准 的课程 ,除了让他们去做一些习题,我还会利用口试形式 。

  在做研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能力提出问题,也能够对别人提的问题作出比较迅速的反应 。做研究往往 是别人没有做过 的问题 ,所以需要在别人的知识 的基础上构思一些新 的想法去做新 的题目。说一百句别人知道 的话,比不上说一句别人没有说过 的话。现在中国教育需要做的就 是让学生有表达自己 的机会 ,我个人试图让学生在表达自己 的过程中 ,找到新的方向或者解决问题 。

  中国 的数学文化很着重解题 ,解题是很重要 的,但要创造新 的方向是要综合各个方面或者有崭新 的想法。这种能力应该是通过别 的途径获得的 ,跟有经验的合作者交流 是很重要 的,我非常鼓励国际上 的合作。

  中新社记者 :您于2022年10月当选香港科学院副院长,也是香港第五位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您对未来加强香港和内地 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有何想法?

  莫毅明 :香港科学院涉及到很多别的学科 ,香港在哪一方面可以更表现自己,让全世界知道香港在自然科学方面是站在世界的很高 的水准,这些都是需要照顾的地方 。让香港科学院受到世界重视 ,这一点很重要,不纯粹是数学学科范畴的问题。

  至于学科 的建设 ,比较自由 的交流形式是最好的 ,前几年当然 是因为疫情 的缘故交流有些困难,尽管可以通过网上形式 ,不过有很大 的区别 。数学非正式交流很重要 ,要是有一个访问学者,你跟他有共同 的研究兴趣 ,如果他有机会哪怕一两个礼拜跟你讨论 ,能够达到 的效果也往往远比开一个会好 。

  现在我可能更重视年轻人 的培养 ,数学传承的观念 是很重要 的 ,因为这个团体不 是很大,学问在不断创造的同时也会流失一些学生,如果没有办法传承的话(数学研究)可能就会停下来 ,别 的团队会在这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可能就会失去一些有代表性 的数学研究 的发展方向 ,所以这种传承 是很重要 的。我希望未来数学研究在发展新 的方向 的同时,要保证一些已经在国际上有高水准 的项目能够不断发展 。(完)

  受访者简介 :

  莫毅明 ,香港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 ,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也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副院长,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 、复微分几何与代数几何的研究 ,于去年荣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是香港第五位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通晓多国语言。

  • 五五世纪

    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一次相向而行的握手******

      (近观中国)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一次相向而行的握手

      中新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1月15日电 题 :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 :一次相向而行 的握手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两国元首面带微笑,相向而行,在相距几步时,彼此向对方伸出手 。随后,这一次跨越大洋的握手 ,成为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来源:新华社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来源 :新华社

      11月14日下午,印尼巴厘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间 的这场互动吸引全球目光。

      与无数报道 、关注这场会晤 的媒体相比 ,能来到会晤现场的记者无疑是幸运儿 。当天 ,在提前两个多小时候场时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 ,国际各大媒体记者早早齐集于此 ,不少媒体还开启直播模式 ,动态播报这场世界级会晤进程 。

      这次会晤 的地点在中国代表团 的驻地。17时23分许,拜登车队来到巴厘岛努沙杜瓦湾 的海滨酒店穆丽雅。美国代表团下榻的君悦酒店距此约10分钟车程。

      17时36分许 ,拜登步入会见厅所在大楼,他快步向习近平走来 ,两人相距还有五六步时,拜登首先伸出右手 。在快门声中 ,习近平和拜登在八面间隔排列 的中美两国国旗前站定,进行了长时间的握手 。为更好拍摄这一重要时刻,现场记者各出奇招 ,大声呼喊以吸引两国领导人的注意 。为配合记者 的工作 ,习近平和拜登又一次面向镜头站定合影 。

      此前 ,习近平和拜登多次会面,俩人相识已久。自2021年以来 ,双方已经五次通话或视频会晤。两国元首 的这次握手背后 ,创下多个“首次”:中美元首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拜登总统执政后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国内重大议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互动……

      这次跨越大洋 的握手也饱含世界对中美关系的期待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 ,攸关世界前途命运。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来源 :新华社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来源 :新华社

      17时42分许 ,两国元首移步到会谈厅,正式开始会谈。室内 ,一排排枝形吊灯下有两列长桌 ,每边有9个座位 。中方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立峰等。随行参会 的美方人员有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等 。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坐在这个桌前 的人,将在管理中美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在两国元首致开场白环节 ,拜登首先发言 。他说 :“我们有责任展现中美之间有能力管控分歧,避免竞争变为冲突,并在紧迫 的全球性问题上设法开展合作 。习近平主席 ,我期待着如从前那样持续 的、开放 的 、坦诚 的对话。”

      习近平在开场白中特别提到“我们今天 的会晤举世瞩目” ,并直言 ,当前 ,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他说:“我愿同总统先生就中美关系 的战略性问题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一如既往地坦诚深入交换看法 ,我也期待同总统先生共同努力 ,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 的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

      简短 的开场白后 ,媒体记者离场,会晤进入闭门阶段 。根据官方披露 的新闻稿可知 ,在随后的长时间会晤中 ,两国元首谈到了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各领域对话与合作 、重大国际地区问题等五方面议题,覆盖了两国关系最重要 的方面和当前最紧迫的地区和全球性问题。

      时针指向20时48分许 ,会谈厅 的大门打开,拜登一行离开中国代表团驻地 ,本次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双方进行了约3小时12分钟的会晤 ,超过事先商定的时长,而且会晤使用的是同声传译。

      围绕这场会晤能否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国际媒体随即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分析和跟踪报道。按照美方的说法,会晤为中美关系“建立地基” 。中方则认为 ,会晤达到了深入沟通 、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 、指明方向 、探讨合作的预期目 的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